【嘉伦原创】环保企业商业模式分析及“十五五”的发展建议
1. 环保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投资拉动运营"模式是北控水务等企业的重要创新。该模式通过项目投资带动长期运营,形成稳定现金流和持续盈利能力。北控水务在传统水务项目拓展时期,主要与政府部门或其他企业进行项目层面的合作,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水务项目来获取收益;在PPP项目进一步规范合规入库后,积极探索EPC+O、DBOO、PPP+PE、小比例参股地方水务公司等模式,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各方的战略合作,包括与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投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活动,形成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效应。
"水固气能产业整合"模式是首创环保的重要创新。该模式通过整合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能源利用等业务,提供一站式综合环境服务。首创环保的资产总额达到1093.59亿元,综合水处理能力达到2694.7万吨/日,固废处理能力达到41826.6吨/日。在战略发展层面,首创环保提出"技业一体、卓越运营、金融资管"三元驱动战略,以应对工程业务下降的影响,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在"卓越运营"战略牵引下,更加注重提升存量资产运营质效,使供排水运营业务板块的关键生产指标持续改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增加运营服务收入。
云南水务则探索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在云南省2022年出台《云南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的背景下,云南水务作为省内水务上市公司,把握时机,专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以构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供水格局为目标,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水网电网化"运营。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云南水务累计中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2件,投资总额成功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2.22亿元,项目涉及曲靖、玉溪、大理、文山、楚雄、昭通5个州(市)的12个县(市、区)。
江南水务则创新了"四位一体"工程建设模式。公司围绕"打造中小城市水务企业行业标杆"的愿景,做精供水服务,做强工程业务,做优环境产业。在业务布局上,江南水务聚焦供水、工程和环境板块主责主业,收缩非核心业务投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积极参与江阴水环境综合治理,在维持现有供水业务的基础上,在工程板块提升管理能力和建设资质,积极发展外拓项目,拿下多个水环境治理相关建设项目。创新污水厂网一体化商业模式,加大涉水环境相关产业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污水处理业务为基础,拓展排水设施运维业务,推进"四位一体"工程建设,推行"智慧排水"建设,逐步实施排水一体化运维管理。
此外,还有"水地联动"模式,即将水资源利用与土地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土地开发的价值和效益。例如,一些环保企业通过开发再生水利用项目,为产业园区提供稳定的水源,同时获得水资源利用的收益,实现水资源价值和土地开发价值的双重提升。
这些商业模式创新案例表明,环保企业正在从单一的项目投资或工程承包,向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未来,随着环保产业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模式创新将继续成为环保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商业模式创新来看,环保企业正在从单一的项目投资或工程承包,向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北控水务为例,公司通过"三平台战略"(科技发展平台、云服务平台、资产管理与运营管理平台),以更专业、高效的方式推动各平台发展。首创环保则提出"技业一体、卓越运营、金融资管"三元驱动战略,以应对工程业务下降的影响,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2. 企业转型策略建议
基于对"十五五"环保企业转型方向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企业转型策略建议,以期为环保企业提供参考。
不同类型环保企业的差异化转型路径应根据企业资源禀赋和市场定位制定。对于国有环保企业,建议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和政策资源,重点发展重资产项目和综合性环境服务,同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首创环保提出"技业一体、卓越运营、金融资管"三元驱动战略,以应对工程业务下降的影响,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对于民营环保企业,建议发挥机制灵活和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重点发展轻资产项目和专业化服务,同时加强与国有企业的合作,获取项目资源和政策支持。例如,云南水务在立足云南的同时,业务逐步扩展至山东、新疆、广东等全国26个省市,并已辐射到泰国、印尼等海外地区,逐步形成了以水务板块与固废板块为核心的两大主营业务格局。对于外资环保企业,建议发挥技术先进和管理规范的优势,重点发展高端环保技术和专业化服务,同时加强本土化经营,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例如,北控水务与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投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活动,形成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效应。
转型实施的关键步骤与时间节点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建议企业按照以下步骤推进转型:第一步,进行战略诊断,全面评估企业内外部环境,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第二步,制定转型规划,确定转型路径和实施步骤,明确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第三步,优化组织结构,建立适应转型需求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第四步,加强人才建设,引进和培养符合转型需求的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第五步,推进业务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和运营模式,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第六步,加强资本运作,优化资本结构和融资渠道,为转型提供资金保障;第七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八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九步,构建ESG价值创造机制,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第十步,加强品牌建设,塑造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形象。这十个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合理安排实施顺序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转型。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是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确保转型顺利推进。针对环保企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风险,建议采取以下防范和应对措施:一是政策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加强政策研究,及时调整战略和业务;二是市场风险,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三是技术风险,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四是财务风险,合理控制负债规模,优化资本结构,确保财务稳健;五是人才风险,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激励机制,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六是声誉风险,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维护良好企业形象;七是转型风险,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平稳过渡。
总之,"十五五"时期是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保企业需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找准自身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环保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嘉伦国咨:王敬章)